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水泥 > 水泥动态 > 水泥新闻

一线调研 | 看中国建材企业如何跑出发展“加速度”

来源:中国建材集团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线调研 2025年一季度,中国建材集团上下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为生动展现基层一线的奋进姿态,中国建材集团官微推出“一线调研”专栏,邀请一季度表现突出的企业“现身说法”。在这里,您将看到来自一线负责人的“前沿战报”,用数据说话的硬核增长案例,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海外项目团队的突破故事。

  专栏首期聚焦水泥、商混、防水材料、风电叶片、玻璃纤维、水泥国际工程等业务板块,看他们如何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本网今日转发此文以飨读者。

溧水天山

  采访对象:新南方水泥所属溧水天山水泥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罗鹏

  在水泥行业需求收缩、价格下行的压力下,溧水天山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进中增效”工作原则,运用“加减乘除”解题方法,一季度交出亮眼答卷。

  加法方面,拓增量,升级“水泥+”模式。构建“城市净化器”产业矩阵,一季度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量达28960.88吨,危废处置量4585.1吨、污染土处置量8145.97吨,非主营业务盈利414.68万元,成为增长新引擎。

  减法方面,降成本,强化“巡检+保养”。深入践行“三精管理”要求,实施精准巡检与预防性维护。一季度吨熟料电耗降至48.49kW·h/t,同比下降1.87kW·h/t;标准煤耗下降至98.74kg/t,同比下降2.11kg/t,节约成本约972.62万元。

  乘法方面,抓变量,释放‌科技效应。构建“数字化+绿色化”双引擎,年初矿山数字化中心引入8辆无人驾驶电卡,预计正式运行后每年可节省能源费用约120万元。‌

  除法方面,稳生产,提升运营效率。以协同停窑为契机,优化分解炉三次风管,系统压力下降约250MP,单位熟料电耗降低1.2—1.5度;消除长皮带高压电缆绝缘低、煤磨主电机定子铁芯扭曲变形、分解炉结皮等隐患,设备可靠性系数提升至99.45%,同比上升2.79%。‌

常山南方水泥

  采访对象:新南方水泥所属常山南方水泥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何建军

  一季度,常山南方以“三精管理”为指引,持续发挥浙江水泥“十大管理工具”作用,紧扣“聚焦重点 紧盯目标 专项攻关 真抓实干”的工作举措,带领团队在逆势中发展。一季度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效1593.52万元,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坚持对标先进,取长补短,全力降本。在行业需求持续下行的情况下,苦练内功为企业谋生存,为员工谋福利。通过对标区域内新建生产线(山亚、建德)和行业内其它先进企业的关键KPI指标,梳理差距,群策群力,谋划卓越降本项目,聚焦替代燃料添加、光伏发电、两金压减、产品结构与质量提升等,成立专项攻关小组。一季度新增替代燃料7950多吨,处置污染土替代原材料3800多吨;新增光伏发电50多万度;煤炭等原材料按5天的生产量极限管控,压减资金600多万元;水泥价格同比提升23元/吨;熟料变动成本166元/吨,同比降低15元/吨。

  全力以赴、真抓实干。根据年度预算任务抓好分解,紧盯目标、抢抓落实,在坚决执行好行业错峰生产要求的同时,又综合平衡市场需求,稳定库位,充分发挥低成本企业优势,高质量组织春节大修,保障了回转窑节后顺利复产且连续无故障运行。一季度,两台窑平均MTBF达到27天以上,较计划提高5天,生产熟料69万吨,生产水泥64万吨,销售水泥64万吨。

四川德阳利森

  采访对象:西南水泥所属四川利森副总经理 张国茂

  四川德阳利森紧扣“稳增长、强管理、促创新”主线,以“极致降本、指标优化、整洁工厂”为抓手,积极探索新路径,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一季度净利润完成预算125.05%。

  扎实推进降本降耗,实行“全流程成本对标”。开展原燃材料替代、工艺优化、小成本管理,实施密封堵漏、生料磨管道降阻优化、凝汽器扩容、水泥磨半终粉磨改造等小改小革。一季度,企业熟料制造成本同比下降9.8%,使用替代原燃材料4.7万吨,替代率4.7%;单位熟料发电量同比增加4.6度/吨,水泥工序电耗同比下降2.28度/吨,熟料综合电耗同比下降3.11度/吨,熟料标准煤耗同比下降5.95kg/吨。

  下一步,锚定全年目标任务,持续聚焦“降本增效、指标改善、整洁工厂”三大任务,夯实管理基础、激发创新动能。

浙江华滋

  采访对象:三狮材料所属浙江华滋总经理助理 章忠

  浙江华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以“破卷立新”为抓手,实现“量利齐升”“款本共降”。

  硬骨头里掘真金。依托硬核技术储备,集中力量攻坚高精尖项目及地标性建筑。成功供应华东最大、浙江首条公铁合建的盾构过江隧道秦望隧道与富春江畔第一地标“五岫骈峰”等,24小时专人值班,3小时超长保坍,突围传统竞争圈,争当高价值硬仗专业户。一季度通过硬仗创效,销量同比上升23%,新承接政府重点工程3个。

  毛巾缝里挤效益。开展“外加剂级配比武擂台赛”释放磁吸效应新潜能,16家外加剂厂商、48名选手以施工性能和综合性价比为核心要素,比对出混凝土配比“最优解”,共角“擂主”之位。通过各种别开生面的“降本不降质、增益又增效”方式,一季度原材料质检合格率稳定在99.6%以上,在严控质量基础上,单位产品原材料加权成本下降22元,利润总额同比上升77%。

  后续,浙江华滋将深化“技术溢价”发展模式,持续开展技术攻坚,在智慧工地领域开辟新增长点。

北新防水

  采访对象:北新建材所属北新防水市场部总经理 魏月钢

  一季度,北新防水上下紧紧围绕全年重点任务安排部署,全力以赴拓增量、优存量、抓变量、强质量,努力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最大增量”。北新防水根据区域情况对现有渠道进行精细管理,加大渠道开发力度,做好优质客户储备;紧跟智慧城市建设新趋势,持续推出外露型国潮系列防水涂料、修缮专用——聚氨酯堵漏灌浆材料等特色产品;加强自有媒体平台宣传频次和力度,开展直播带货,积极拓展新媒体流量时代的创新营销路径,增大北新防水品牌曝光度。不断强化营销创新、科技创新、宣传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用高质量服务、优质产品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技术、新路径,打造新方案、新范式。

  立足主营业务,深化内外协同战略,全面发力民建和修缮业务。北新防水粉料砂浆/防排蓄生产线一次性试产成功,为其深化区域战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再添新动能;以优质的产品力和市场口碑中标中建科工、中铁十二局、深圳建安集团、上海宝冶等年度防水集采,并同中铁一局物贸公司、恒信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连续多年获评“房建供应链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荣获多家优质企业“年度战略合作供应商”。市场影响力和行业地位持续稳固,防水业绩稳步增长。

中国巨石

  采访对象:中国巨石党委副书记 邵晓阳

  一季度,中国巨石通过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市场开拓等措施,把握玻纤主要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增加的机遇,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为业绩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超7亿元,同比增加超100%。勤协同强自律,塑造发展新动能。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号召,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影响力,率先做好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加强行业协同和自律,维护行业生态,引领玻纤行业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目标导向,秉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要求,把握时机,顺势而为,抓住市场复苏玻纤主要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抢抓核心市场、核心客户、核心产品,奋力冲刺全年红,实现产品销量同比提升,为全年拓增量保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强智造拓零碳,培育发展新优势。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中国巨石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创新顶层设计,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新产品开发、重大难题攻关、生产方式颠覆性变革等部署一系列揭榜挂帅创新课题;加快大研发体系建设,努力研发独一无二产品,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两条年产1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纤项目自2月份开工以来,抢工期抢进度,建设现场施工车辆穿梭,工程建设人员倒排工期,规划项目工程设计,提升绿色智造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建设好全球第二个粗细纱综合生产基地,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技术、新路径,打造新方案、新范式。中国巨石将持续以绿色新能源牵引新材料创新,用新材料支撑绿色新能源发展,不断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中材叶片

  采访对象:中材叶片业务副总经理 张杰

  一季度,面对海外新兴市场加速推进新能源建设和国内政策利好的双重机遇,中材叶片积极贯彻集团“加减乘除”工作要求,紧抓行业发展契机,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增长,推动风电叶片业务稳健发展。

  一是坚持战略引领,聚焦客户需求,优化市场策略。通过精准施策,一季度抢抓订单实现增长,产品销量与收入稳步提升,为达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成本管控。开展非BOM费用管理,建立成本管控标杆,扎实推进降本降耗,持续改善经营质效。同时,聚焦班组能力建设,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至90%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优化。

  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以“倍增减半”(劳动产效倍增、劳动强度减半)为目标,谋划未来产线蓝图,积极推进叶片制造过程自动化与AI赋能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积极拥抱客户标准,强化风险管控。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泰山玻纤

  采访对象: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姜大勇

  泰山玻纤围绕公司年初确定的“量、本、费、价、利、款”工作机制和目标全面发力,持续提升生产经营服务质量。一季度,营业收入、利润不断提升,取得不俗成绩。

  积极拓市场、增销量。聚焦客户和市场需求,持续做好产品结构布局、调整和优化,推动太原公司一号生产线点火投产,确保核心利润产品继续稳固市场。公司主动践行行业头部企业责任,一季度推动风电产品实现产销两旺。持续引领开发低气味、高分散LFT用纱,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区域,稳居全球市占率榜首。持续推进高纤维含量高压管道用纱的市场应用,一季度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电子纱、电子布产品聚焦“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工作目标,大力实施设备升级改造、新产品研发创新、精益生产管理等多维举措,产品质量优异,产能、效益保持领先。

  全力降成本、增效益。落实降本工作的专项要求,自我加压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全过程降本责任,积极推动实现采购、原料、能源、物流等关键环节的精准成本管理。通过实施窑炉精细化管理、贵金属全流程管控、加大集采力度、低价位原料替代等举措,一季度降本完成阶段性降本任务。其中,粗纱吨单位生产成本不断优化下降。公司始终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主动与下游客户协同探索玻纤回收解决方案,加速推广低温换热、定向烘干、空调集控等节能减排新技术并实现大范围应用。一季度产值能耗同比下降超过5%,泰安基地获评“国家绿色工厂”。

中材建设

  采访对象:中材建设所属法国公司总经理 林东

  法国K6项目是欧洲水泥行业首条采用全氧燃烧技术的工业化生产线,其核心设备回转窑的安装进度直接影响项目整体推进。一季度,中材建设顺利完成回转窑吊装合拢关键节点,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技术突破与实施难点

  全氧燃烧技术应用:该技术采用99.5%浓度纯氧替代空气与燃料进行燃烧,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30%以上,同时可以将烟气中的干基CO2富集浓度提高到70%,降低后续碳捕集成本,是水泥行业低碳转型的前沿探索。

  复杂施工挑战:现场作业空间狭小,吊装设备自重超800吨,需精准控制吊装精度。项目团队结合风力、湿度及土壤条件,通过多次方案评审优化施工流程。

  智慧建造赋能:运用“智慧建造”系统进行可视化模拟演练,统筹协调吊车租赁方、业主及施工方,确保“人、机、料、法、环”各环节无缝衔接。

  项目意义

  回转窑的成功吊装为后续设备安装及生产线调试奠定基础,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全氧燃烧技术在全球水泥行业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巩固中国企业在国际高端水泥工程市场的竞争力。

中材海外

  采访对象:中材海外沙特YAMAMA项目部总经理 魏强

  中材海外沙特YAMAMA水泥项目突破“三个首次”,是全球首条万吨水泥生产线异地搬迁、提产升级重建项目,也是YAMAMA集团首次与中国承包商合作,并首次采用SINOMA主机装备。项目实现了产能从日产10000吨升级至日产12500吨的技术突破。一季度,项目核心子项窑尾预热器顺利完成封顶,标志着建设重心正式转向调试阶段。

  核心亮点

  技术突破:窑尾预热器设计为十一层框架钢结构,总高度161.1米,内置全球领先的六级双列预热预分解系统,单体体积庞大且制作精度要求极高,安装工程量超10000吨,单件吊装最重达53吨。

  全产业链能力:首次实现万吨级水泥生产线异地搬迁升级,集成SINOMA自主装备与技术方案,为业主提供从拆除、搬迁到提产改造的全周期服务。

  施工挑战与应对

  复杂环境:项目团队克服沙特夏季近50℃高温及频繁风沙天气,通过科学组织施工流程、优化人员轮班机制,保障工程连续性。针对预热器庞大结构和严苛精度要求,采用分段吊装技术,实现高精度安装。

  项目进展与行业影响

  预热器封顶仪式于3月29日举行,业主YAMAMA集团、咨询公司PEG及中材海外公司高层共同见证。业主项目经理Fahad高度评价中材海外在复杂搬迁项目中的专业能力。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能效领先的水泥生产线之一,推动中国高端水泥装备与技术标准在沙特市场的深度落地。

责任编辑:褚赞赞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