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 > 行业信息

建材行业“三品”典型案例经验系列报道⑨|提品质-构建质量追溯体系,提升中国ISO标准砂产品质量典型案例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经验方向】提品质

  【企业名称】厦门艾思欧标准砂有限公司

  【案例简要】本案例针对质量监控手段单一、防伪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立中国ISO标准砂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原材料到终端用户全流程、多维度精准追溯,有效跟踪产品库存、销售和客户使用情况,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优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管控。

  一、实施背景

  目前ISO标准砂行业普遍面临产品质量追溯难、信息不透明、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国家政策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高要求。随着《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建筑行业对高质量砂石需求的增长,企业亟需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施中国ISO标准砂追溯体系建设旨在通过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解决信息孤岛、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实现安全可持续发展。

  二、典型经验做法

  (一)主要思路

  根据标准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点,建立从原材料到终端用户全流程、多维度精准追溯,主要追溯节点包括原料、生产、检测、物流、销售和用户等。通过合理设计追溯系统,完善功能模块,自动采集生产和检验关键节点数据,实现“一袋一码”;通过手机扫码和电脑输入,实现精准追溯;通过加密算法和路径的方式,保证数据不可伪造和安全可信。建立企业追溯服务平台,根据用户类别(普通用户、授权经销商、管理人员)控制标准砂追溯查询、标识解析以及意见反馈等权限。

  (二)实施过程和举措

  1.原料。原料砂进厂时根据检测要求进行抽样检测,记录原材料的入厂验收检验信息、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每批次产品信息记录等。

  2.生产。原料检测合格之后,按比例混合投料生产,并且记录生产企业的工艺信息、设备设施信息,以及生产加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和环境风险等信息。设置小袋主扫码器、从扫码器和大袋扫码器,实现小袋和大包“一物一码”与数据自动关联,保障按顺序记录小袋、大包的防伪码,并抽样对齐误差,以此类推实现小袋、大包和集装箱“一物一码”与数据自动关联。

  3.检测。成品砂在成品产线上再次进行抽样检测,100小袋记为一批,每批使用唯一编号,自动采集企业内部的原料入厂检验、生产过程检验、产品检验等信息,以及第三方的砂源地型式检验、监制单位检验、国家监督抽查检验等信息,成品与最近时间投料的原料样品编号关联。

  4.物流。出库货运包括物流企业信息、运输信息,其中由销售订单号关联成品入库信息。

  5.销售。销售信息包括经销商信息、销售订单信息和销售发货信息;由发货单号关联物流信息。

  6.用户。用户通过扫描包装袋上的防伪码即可对防伪码进行真伪辨别并且查看追溯节点信息(如图1、2)。

图1 标准砂追溯码

图2中国ISO标准砂追溯系统

  三、应用成效

  (一)经济效益

  优化提升了生产和质量管理管控水平,保障了产品质量,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二)社会效益

  建立中国ISO标准砂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从原料到终端用户的全生命周期有迹可循,能够有效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提升了企业可信度。

  (三)环境效益

  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四、推广价值

  本案例创新应用中国ISO标准砂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的追溯管理,形成中国ISO标准砂可靠防伪机制,有助于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促进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建设工程质量,也为未来贯通标准砂-水泥-混凝土全链条追溯体系奠定了工作基础,满足不同用户对产品质量追溯的要求,服务于政府主管部门对建材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责任编辑:褚赞赞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