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 :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项目属于混凝土领域。
项目针对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各国减排越来越紧迫的严峻形势,基于CO2气体和工业废弃物有效资源化利用的重大需求,系统研究了CO2养护水泥混凝土制品与钢渣制品、CO2强化处理再生骨料、CO2表面处理预制混凝土制品,突破了CO2难以进入混凝土制品内部全面碳化的科学瓶颈。
项目的主要科学发现为:(1)提出了“水分调控-气体迁移-碳化反应”协同理论,揭示了CO2在混凝土内部的迁移规律,建立了CO2养护混凝土的动力学模型,突破了CO2难以深入混凝土制品内部进行迁移和反应的科学瓶颈。(2)研究了硅酸盐水泥中单矿物的碳化特性,提出了以β-C2S和γ-C2S比例调控的自粉化低钙水泥制备理论,揭示了其在CO2养护过程中的微结构演变与凝结硬化机理。(3)基于钢渣中矿物成分的定量表征及热力学计算,揭示了钢渣制品碳化养护的微观结构与性能演变规律,确定了钢渣制品CO2养护参数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攻克钢渣的安定性不良技术难题。4.开发碳化增强再生骨料、碳化提升混凝土致密性的技术手段,成功提升再生骨料周边界面过渡区机械性能,解决了混凝土表面致密和一体化的技术难题,可显著延长混凝土的服役寿命。
针对以上研究内容,项目主要成员在该学科的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已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 收录50余篇,论文总引用2000余次,他引1500余次,其中SCI他引900余次。8篇代表性论文都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总引用377次,总他引298次,其中SCI他引166次,单篇最高SCI他引74次。该项目成功将CO2回收利用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和制品的制备高效有机的结合,为CO2及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有效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我国的绿色低碳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