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水泥环境负荷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发展部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4日 浏览:
摘要:

项目属于水泥领域,涉及水泥生态化制备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5件,发表论文17篇。

完成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材料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属于水泥领域,涉及水泥生态化制备技术。
    水泥是关系国计民生建设用量最大、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材料,也是典型的资源、能源依赖型材料,低环境负荷一直是水泥产业高质量、绿色化发展的主题,关系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在多项国家、地方科技计划支持下,开展了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利废水泥生态设计与制备研究,攻克了城市废物水泥矿物体系优化、原燃料替代、污染减排及全流程环境负荷监控等技术难题,建立了评价模型核心算法及基础数据库,形成了水泥绿色制造生态设计与多维调控的系统技术,支撑了绿色工厂评价、低碳产品认证、碳足迹评价、III 型环境声明等行业绿色低碳工作。
    项目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创新点为:(1)针对水泥性能指标与环境负荷指标定量关联的难题,建立了水泥材料在不同评价维度下指标定量化和单一化的方法,构建了性能、资源和环境多维指标决策模型,开发了支撑水泥基胶凝材料生态设计的数据分析技术。(2)发明了城市污泥分段干化、电石渣混合粉煤灰絮凝脱水等技术,开发了电石渣余热预烘干工艺,显著降低了功能单位水泥资源消耗。(3)构建了水泥厂减排氮氧化物控制模式的分级综合选择方法,依据控制标准和运行工况选择不同(分级燃烧、SNCR、SCR)组合运行模式;研制适应水泥窑烟气温度、成分且与分解炉分级燃烧和SNCR 联动运行的催化剂。(4)发明了硅藻土/钙基复合吸附脱硫材料,提出了水泥生产资源安全储存和稳定输送、粉尘全方位和噪声全覆盖监测方法、水足迹计量与在线控制技术,实现了水泥生产环境负荷全流程多维监测、调控与评价。
    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5件,发表论文17篇。项目的成果成功在金隅冀东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还可拓展应用于各类建材、钢铁基础材料流程工业,支撑基础材料绿色制造,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成果对降低水泥环境负荷,推动我国水泥生态化、绿色化制造,促进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李岩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职能部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办公室 [详情]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行业工作部 [详情]
代管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010-68332654 [详情]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010-88084883 010-88084806 [详情]
直属分会
绿色低碳建材分会 [详情]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 [详情]

京ICP备1100091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电话:010-57811569 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承办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