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一季度这8大陶瓷产区信息动态 |
|||
来源:佛山陶瓷网 |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8日|||
摘要:
不知不觉间,2018年第一季就要翻页了。刚过去的2017年,陶瓷企业经历了史上规模最大、执法整治力度最强的一次环保“风暴”。 |
|||
不知不觉间,2018年第一季就要翻页了。刚过去的2017年,陶瓷企业经历了史上规模最大、执法整治力度最强的一次环保“风暴”。不少建陶产区的政府部门脸色开始“变绿”——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了企业的唯一选择。开年后的首季,产区有哪些信息动态值得留意和关注?小编梳理了部分产区信息,发现很多产区正在“风暴”中沉淀,又在 “风暴”后崛起,窑火依旧熊熊燃烧。 辽宁法库——提出“项目为王”,将打造百亿现代陶瓷主产区 沈阳市委、市政府根据法库的产业发展现状作出部署:强调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要以“项目为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速推动法库陶瓷在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生态环保、区容区貌四个方面的提升,努力实现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智能化。被称为“中国瓷谷”的法库陶瓷产业园区现入驻陶瓷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248家,形成了以建筑陶瓷为主,日用陶瓷、艺术陶瓷为辅,拥有12大品类、千余个品牌、十大专业仓储批发市场,产业链条相对完整的现代化陶瓷产业集群。 陕西韩城——千亿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再添新标杆,腾龙陶瓷二期项目点火投产 全长547米,目前世界上最长、全部国产化的高新技术建筑陶瓷内墙砖全自动化窑炉生产线——腾龙陶瓷二期项目1月5日点火投产。该项目由陕西金玉陶瓷(控股)集团投资建设,占地1200亩,总投资28亿元,投产后可年产7200万平方米高档建筑陶瓷,年总产值实现30亿元。 江西高安——20亿元陶瓷发展基金帮助优质企业 目前,高安市陶瓷产业规模已由原来的25家发展到69家,建成陶瓷生产线134条,从业人员近5万人,产品出口到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规划具体政策,在税收、诚信、环保、清洁生产等方面设立门槛,以此作为淘汰落后企业、落后产能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在税收、贷款融资等方面对优秀企业予以倾斜。 山东淄博——刮骨疗伤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精准转调前,淄川区建陶企业达149家,共261条生产线,每年的产能达到6.36亿平方米。精准转调后,共有20家企业49条生产线,产能仅剩1.37亿平方米。 福建晋江——复办陶博会,打造建材综合展 由晋江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办、晋江市建材陶瓷行业协会承办的中国(晋江)家装建材博览会,将于4月1日-3日在中国陶瓷重镇——磁灶镇“海西家居建材博览城”开幕。晋江陶博会记忆虽然短暂,却不失美丽。 广西藤县——已吸引20家陶瓷企业入驻 截至2018年,藤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资源、人力、交通等优势,先后吸引20家全国知名陶瓷企业抱团入驻。 唐山市振兴陶瓷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今年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提出,将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减少市场恶意竞争与无序竞争。二是搞好工业设计打造自主品牌。三是抓好北方瓷都集团与金隅、中海外控股集团的合作,谋划丰南陶瓷产业园区项目规划。 内蒙古准格尔旗——建设蒙元陶瓷文化创意新都 准格尔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准旗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机遇,发展壮大煤炭、煤化工、煤电铝、陶瓷“四大产业集群”,充分运用好陶瓷产业发展基金,推进陶瓷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力争到2022年,日用陶瓷产能达到2.3亿件,建筑陶瓷产能达到500万平方米,建设蒙元陶瓷文化创意新都。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