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环保行业:当水泥窑协同不再免于错峰,寻找“真”协同企业

来源: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7日 浏览:
摘要:

事件:近期,湖北、江西、湖南、广东、青海等地出台2018年水泥错峰生产计划,全年错峰渐成常态。部分地区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不再免于错峰,湖北根据运行情况折算压减停窑时间,湖南原则上不低于非协同处置生产线错峰停窑时间的50%。

  事件:近期,湖北、江西、湖南、广东、青海等地出台2018年水泥错峰生产计划,全年错峰渐成常态。部分地区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不再免于错峰,湖北根据运行情况折算压减停窑时间,湖南原则上不低于非协同处置生产线错峰停窑时间的50%。

    全年错峰渐成常态,协同处置引发投资热潮。采暖季水泥错峰生产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目前已在全国实行。伴随着新一轮的大气治理攻坚,全年错峰渐成常态。江西、湖南、广东、青海、湖北已先后执行水泥全年错峰生产。随着错峰范围的扩大,水泥窑协同处置带来的优势愈发凸显。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16﹞351号),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有毒有害废弃物等任务的生产线原则上可以不进行错峰生产,但要适当降低水泥生产负荷。因此,各地水泥企业为规避错峰生产,纷纷上马协同处置项目。

    “协同”规避“错峰”,引发业内不满。2017年7月,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全面推进错峰生产政策建议(讨论稿)》,要求日处理垃圾400 吨以上的生产线实行错峰生产停窑时间的1/3;低于日处理垃圾400 吨生产线停窑1/2 时间;危废处置的生产线,按年处置量低于生产线产能4%以下的必须停窑1/2 时间。2017年11月,中国水泥协会上书工信部原材料司,《关于全面推行水泥错峰生产的请示》提出,所有水泥企业都必须无条件的执行错峰生产政策。可见近年来协同处置规避错峰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同行业的重视。

    寻找真协同处置,行业规范化利好龙头。从目前的投资情况来看,协同处置项目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无序竞争。未来,为破解“规避错峰”的不规范现象,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将受到同行业推动的质量监管。如湖北省出台文件,按产能与运行情况折算压减停窑时间,处置能力越强,则压减停窑时间越长。市场为寻求公平而自发寻找“真”协同处置的行为,有利于龙头企业扩大优势,进一步发展。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水泥窑协同处置龙头:海螺创业、中材国际、金圆股份。

    风险提示:水泥窑协同处置出现安全事故,或质量问题,引发政策趋紧。项目推进不达预期,技术研发不达预期。

责任编辑:王澎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