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玻璃

您当前所在位置:

印度见闻(二)——记印度考察之旅

来源: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7日 浏览:
摘要:

——杨玉海

此次参观有位印度先生Sanjay先生随行,Sanjay先生是新德里一家做中空玻璃材料贸易企业的业务经理。Sanjay先生介绍说,印度目前在生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有6条,筹建中的5条,产能远远满足不了印度目前的需求。玻璃深加工厂家100家左右,生产规模大多不大,产品供不应求,配备的加工设备也不齐全,磨边打孔设备比较普遍,但大多以单边磨设备为主,很少有配备双边磨的,部分企业配备有钢化炉,较少的企业配备了中空线,只有做汽车玻璃的企业才配备高压釜,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几乎没有,更不用说Low-E镀膜了。目前绝大部分加工厂有扩大产能的需求。当前在印度玻璃加工利润丰厚,估计正在筹划上马玻璃加工厂的也不在少数。中国玻璃协会这次来印度,并于明年在印度举办玻璃设备技术展览,可谓是雪中送炭之举,必将受到印度玻璃行业的热烈欢迎。
在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印度玻璃行业的情况。在印度,浮法玻璃工业是一个相对崭新的行业。15年前,印度国内首条浮法玻璃生产线问世。15年间,印度快速成长为浮法玻璃制造业一个重要的新兴国家。如今,印度拥有6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另外还有5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正在筹建之中。建筑业的兴起是近十年来印度玻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由此吸引了一些跨国玻璃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印度主要的浮法玻璃制造商。相对于过去数年前在模板表面压铸玻璃片的老旧方式,浮法玻璃技术为印度人生产和使用玻璃带来了划时代的巨变。从尺寸和厚度都很有限的劣质普通玻璃到技术先进的浮法玻璃的过渡,印度仅仅花了10年时间。总的来说,从2000年到2010年间,印度浮法玻璃业增长率超过90%,人均玻璃消费量从1999年的0.41千克快速增长为2007年的0.8千克。浮法玻璃和普通平板玻璃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9%和11%。
深加工玻璃的情况。目前印度深加工玻璃的人均消费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但近年来加工玻璃发展非常迅速。在印度一直存在汽车玻璃深加工业,近年来,建筑玻璃深加工业发展迅猛。如果我们不把跨国公司(旭硝子、圣戈班、加迪安)纳入统计的话,目前印度大约有65条钢化线,2006年有49条,2003年有12条,1998年有3条。截止到2010年,约有100条深加工玻璃生产线投产,其中包括20条中空玻璃生产线,8条夹层玻璃生产线。
根据《印度玻璃专家指南》的数据,在过去的两三年间,平板玻璃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2%——15%之间,深加工玻璃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超过30%。在印度,建筑玻璃和汽车玻璃的消费量最大。大约800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被规划为购物广场,同时印度政府于近两年制定了大规模兴建民用住宅的计划,这都将有效地推动印度玻璃产业的发展。玻璃革命同样发生在汽车行业,随着8%汽车消费税的消减,以及更具弹性且易获得的汽车贷款政策的实行,汽车行业预计将会快速增长。
透过车窗,农村景色尽收眼底。我们地处平原,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种植农作物一般有甘蔗、稻谷、油菜等,正值油菜花开花季节,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下娇艳可爱,也给广阔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路边常有牛,或卧或觅食,悠闲自得。沿途村庄不像中国那么密集,村庄往往间隔二三十公里,居住人口多,且大多有集市,类似中国的城镇。,居民多穿着民族服饰,年轻的多穿现代服装。沿途很少见到工厂,可见印度工业还不是很发达,多集中在城市。
抵达Gurind(古兰德)集团公司已是下午3点,厂长热情的接待我们。在会议室,双方互相介绍了情况,进行了简单交谈。然后是参观,整个玻璃加工都在一个车间,有磨边机4条,都是单边磨,一条有工人正在检修,一条钢化线,一条中空线,一个高压釜还有一些清洗设备等,观察设备大多是6-7年前的,显得陈旧,设备产地都来自中国。整个车间拥挤杂乱,显示管理水平不高。厂长介绍说,他们一年加工各种玻璃产量在3-4万平方米之间,按他们的设备配备情况来说,产量是非常低的,分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设备都比较老旧了,生产效率不高;第二,工人的工作效率低。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工作效率低是印度的普遍现象,如果你在印度投资兴业、贸易、旅游等一定考虑这一因素,以免给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厂长说,集团现在还有闲置土地120亩,他们急需扩建工厂,他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合资办厂,并带领我们观看了闲置土地。最后,我们代表团向厂长赠送了礼物。
责任编辑: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