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陶瓷

您当前所在位置:

仿古砖品牌打造贵在坚持

来源: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6日 浏览:
摘要:

   访唐乐坊古典砖销售总经理 胡林华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进步,在家居装饰中,更能体现出生活品味的仿古砖所释放出的魅力,受到了终端消费者的热捧,从而促进了仿古砖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仿古砖的发展渐入高潮,一片看好,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投入到仿古砖的发展领域中。唐乐坊古典砖在两年前开始进入到仿古砖领域,作为处在潮头的“弄潮儿”,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在西部市场建立起了相对健全的销售网络,在区域的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近日,记者在采访唐乐坊古典砖销售总经理胡林华时,当问及经营唐乐坊古典砖的成功经验时,胡林华表示,“仿古砖是具有深厚文化沉淀的瓷砖,企业发展也必须如仿古砖一样,要具有‘深厚的内功’,以坚持的心态来发展品牌,脚踏实地才能把品牌做大做强”。

  文化沉淀成就核心竞争力

  走进唐乐坊的营销中心,典型的中式风格设计,使整体形象更加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胡林华介绍说,仿古砖是一个外来产品,很早就被打上了外国文化的烙印,唐乐坊在成立之初就意识到,仿古砖的设计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取向,将会让仿古砖在中国更具有生命力。所以,唐乐坊的仿古砖的整体形象糅合了中国元素,这样所体现出的一种文化感觉,更容易让消费者所接受,同时也向消费者展示了品牌的文化,提升企业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

  唐乐坊古典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过渠道的磨合和经销商的培养,逐步开始在西部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较好的局面。在总结得失时,胡林华也认为,要想把仿古砖做好,把品牌做强,坚持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仿古砖产业发展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纵观当今在国内的知名品牌,都是花了很长时间来把基础工作做扎实,保证品牌发展的后劲,促进品牌实现质的飞跃。通过对国内仿古砖成功经验的总结,对于唐乐坊的发展,胡林华也充满了信心,他表示,目前陶瓷市场开始慢慢成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了显著的提升,对于品牌的渴求度大大提高,通过这些可以反映出,在仿古砖领域还将大有可为,只要坚持做下去,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细化市场,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出成绩。

  市场是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

  在2010年下半年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陶瓷行业遭遇了“寒流”的袭击,导致了很多品牌产品销售停滞不前,企业提前停产等现象。当记者问及去年唐乐坊是否受此影响时,胡林华告诉记者:“我们并未受到什么影响,销售量还略有提升。”他分析说,虽然去年有很多不利因素影响陶瓷行业的发展,但是市场还是有很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优胜劣汰的筛选作用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品牌度越高,知名度越大的品牌,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而那些低端的产品和品牌,则因为整体形象得不到认可,而每况愈下。

  产品是基础,营销是关键,决胜在终端。品牌的认可度和成功度,最终还是由市场来检验。为了提升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决胜终端的目的,唐乐坊一直保持企业与经销商在发展思路和观点一致的经营理念。企业通过先进的发展思路去影响经销商,为经销商灌输仿古砖发展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思路,帮助经销商培育品牌与产品的闪光点,以专业化经营、系统化操作来提升品牌竞争力。

  给力终端建设实现厂商共赢

  “新年新气象,新规划新发展。”对于唐乐坊在新的一年里的发展时,胡林华也是抱有很大期望,显得胸有成竹。“在仿古砖的应用上,经销商和消费者其实都不是太了解,我们今年将会在仿古砖的空间设计和运用中大作文章,进行层层培训的模式,要把专业化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品牌发展的每一处。”胡林华说:“加强经销商的培训,是为了让经销商在终端更好地去影响消费者,让消费者感受唐乐坊仿古砖所绽放出的魅力,培育在终端市场的美誉度。”同时,他还透露,唐乐坊将制定出一整套瓷砖切割、搭配等的标准,实现经销商取之可用、用之能成的效果,实现厂商共赢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提升终端市场,今年我们会把仿古砖发展的理念建设作为扶持经销商的重点,采取多种培训的方式,增加经销商之间的互动,让更多的成功经验得到传播。”胡林华还表示,除此之外,企业还将继续加强产品质量的把控,加强产品的研发,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推出更具有个性化的瓷砖,提升品牌在终端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并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通过市场不断完善,把品牌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