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加快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链条打造 |
|||
来源:泸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4日|||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建筑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泸州市加快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链条打造,已初步建立起全市建筑垃圾管理框架体系。 |
|||
近日,在四川泸州龙马潭区安宁街道泸州百废俱兴固体废物治理有限公司看到,新建的建筑垃圾处置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将回收的建筑垃圾制成合格的砖块和条石,随后销往市场,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是泸州市正在探索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新模式。 据了解,该公司的建筑垃圾处置生产线于3月底全面建成并正式投用。该生产线每年可“吞”掉33万吨建筑垃圾,通过分拣、破碎、高压成型等工序,每年能产出符合出售标准的石子石粉14.4万吨、水泥砖块264万块、水泥条石近8000立方米,有效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该公司经理李冠江介绍,目前,企业回收的建筑垃圾来自厂区周边建筑工地的拆除废料、装修垃圾等。龙马潭区对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控,有效遏制了违规倾倒现象,为企业回收建筑垃圾提供了保障。当前,企业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已与多家建筑公司、工程承包商达成合作意向,让建筑垃圾从“无处安放”到实现“各尽其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建筑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从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泸州市2023年产生建筑垃圾139.97万吨,2024年产生建筑垃圾428.83万吨,增长迅猛。为破解这一难题,泸州市加快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链条打造,已初步建立起全市建筑垃圾管理框架体系。 泸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筑垃圾全流程管理的通知》,明确全流程管理规定,制作《建筑垃圾管理流程图(试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建筑垃圾源头管理的通知》。目前,泸州市已建成6个弃土堆填场,容量达253万立方米;建成10个转运调配场,暂存能力72万立方米。在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已建成泸州百废俱兴固体废物治理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处置生产线,尚有1个项目在建,4个项目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下一步,泸州市将以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为导向,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思路,加快补齐处理设施短板,健全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执法监管,支持资源化利用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具有泸州特色的建筑垃圾全流程管理体系。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