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水泥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上线1分钟,5亿被抢光!为啥这么抢手?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信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 浏览:
摘要:

5月9日上午,广东多家银行开售广东省政府5年期再融资一般债券,这也是广东省地方政府债券今年首次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向广大投资者发售。多家银行表示,政府债券受到投资者热捧,有银行在开售后1分钟内就售罄全部额度。

  5月9日上午,广东多家银行开售广东省政府5年期再融资一般债券,这也是广东省地方政府债券今年首次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向广大投资者发售。多家银行表示,政府债券受到投资者热捧,有银行在开售后1分钟内就售罄全部额度。此外,今天起到19日,财政部将发行今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凭证式储蓄国债。

  广东:上线1分钟5亿元全部售罄

  客户全靠拼“手速”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发行计划安排,5月9日至11日于柜台市场发行广东省政府债券。本次发行的广东省政府债券名称为:2024年广东省地方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二期)—2024年广东省政府一般债券(四期)(债券简称:24广东债34,债券代码:2405278),计划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40.2187亿元,其中,首场招标计划发行面值为120.2187亿元,商业银行柜台计划发行面值不超过20亿元。

  此次发售的广东省政府5年期再融资债券情况介绍。截图自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

  “9日一大早就有不少客户来网点咨询办理认购了。”工商银行广州某网点工作人员表示,围绕本次柜台债发售,该行此前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或对客户一对一通知,因此9日上午10点正式开售后,不少客户已经提前蓄势,开启拼“手速”模式,认购情况火爆。

  “农业银行1分钟内售罄全部额度5亿元,个人投资者占比100%。”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自2019年首次通过柜台债券市场发行以来,农业银行连续9期广东债在1分钟内售罄,累计发售金额35.3亿元。建设银行的发售情况亦同样火爆。9日上午10点起,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在所辖网点及电子银行渠道开始发售本次柜台债。在开售后约1小时左右,通过建行手机银行App查询显示,该产品“当前无可售额度”。

  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来临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4月下旬,财政部指示将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

  市场之所以预期5月至6月政府债供给高峰来临,一个重要原因是4月地方债发行力度较市场预期意外大幅减弱。

  数据显示,4月地方债发行额为3439.10亿元,偿还额为2889.79亿元,净融资额仅有549.31亿元,远远低于今年1月~3月的2586.43亿元、4132.42亿元、2780.37亿元净融资额。

  储蓄国债为啥这么抢手?

  今天起到19日,财政部将发行今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凭证式储蓄国债。此前,部分发行机构额度出现被“秒杀”情况,可谓是“一债难求”。储蓄国债为什么这么抢手?还要不要存银行定期存款?

  Q为什么储蓄国债这么抢手?

  A: 4月份以来,受部分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暂停销售大额存单等因素影响,储蓄国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储蓄国债有以下特点:

  •   信用等级高,以国家信用为保证,信用等级高于其他债券或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好。

  •   收益稳定,利息免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固定,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   购买门槛低,普惠性突出。储蓄国债起售点是100元,并以百元的整数倍发售。单一个人购买单期储蓄国债金额不得超过300万元,适合普通中小投资者。

  •   变现灵活。可将储蓄国债作为质押物,到原购买银行办理质押贷款,也可按相关规定,在到期前提前兑取持有的储蓄国债,获得相应资金。但提前兑取会产生利息损失。

  Q购买了储蓄国债,还要不要存银行定期存款?

  A: 国债和定期存款都是稳健的理财方式,但二者在计息规则、流动性、税收等方面有所差异,投资者可以结合产品利率,以及自己的具体需求、风险偏好等,进行选择。

  Q国债好难抢,如何更好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A: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介绍,下一步,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一是密切关注储蓄国债的供需关系变化和销售情况,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一债难求”核心就是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下一步要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

  二是研究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限额,使储蓄国债能够惠及更多的投资者。

  三是在保障柜面销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电子式储蓄国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增加电子式储蓄国债网上(手机)端销售额度。同时,加大宣传,引导更多的投资者通过网上(手机)端购债,改进购债体验。

  四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凭证式储蓄国债的额度分配机制,更好地匹配有实际需求的网点,并研究优化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储蓄国债发行比例的中长期安排,更好地满足投资者购债需求。

责任编辑:褚赞赞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